你考了第二,她说你没考第一。你考第一她说你英语没考好,你都考好了她说你不帮家里干活不听话,反正总要批评你一顿才行。
现在我问起来,她理直气壮地说,我怕你骄傲……
至今我依然不敢高兴,不敢有成就感。莫名就会情绪低落、不高兴、恐惧,即使知道我可以做好,依然恐惧。感觉就像,你一高兴就有人抽你一鞭子,再高兴再抽,就再也不敢高兴了。来自妈妈的打击,成为了这位同学心底难以愈合的伤口。
打击式的教育,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,正是因为:
不分情况的打击,只会让孩子产生低自尊感和自卑感,并且这种阴影会伴随一生,成为人生悲凉的底色。
成功如董卿,连续十三年主持春晚,成为大众眼中最优秀的主持之一。
在一次采访中,董卿谈到父亲童年对自己的苛刻,从不多讲一句赞美之词,依然历历在目,眼含泪光地说道:“很多人想象不到,我会经常出现一些自卑的情绪”。
所以,她事事变得要强,拿自己的“命”去拼,来证明自己的优秀。
功成名就之后,董卿心里的那个自卑角落,是终生未愈的痛和无法弥补的空洞。
如果董卿的父亲能够及时鼓励她,那她的缺失感或许就能少一点。
另外,很多父母在抱怨孩子内向,不自信时,可能没有想过:父母的一句夸奖,抵得上十句的唠叨和责骂。
被别人真心的夸奖时,是一种什么感觉?
大抵是感觉自己被看到了,被一种善意的暖流所包围,突然就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。
这种被夸奖的幸福感会给自己带来正面暗示:原来我一点也不差,原来在别人的眼中,我这样好。继而学会用一种更积极,更阳光的心态去拥抱生活,与人交往。
语言可以是一团暖人的火,也能化作伤人的刀。为人父母不要吝惜自己对孩子的夸奖,每一句夸奖的背后藏着是:我的孩子,无论你是什么样子,我都爱你和接纳你。
愿天下的父母,多用嘴巴说爱,而不用言语伤害。用一份认同和欣赏的目光,帮助孩子成为一位心里有爱,眼里有光,嘴上有德的人,用爱滋养孩子的幸福人生。